凌楚乔
2009年是汶川大地震后基础设施建设最集中和建设任务最重的一年,白天黑夜的倒班和每天电话接打不停的状态,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但感触最深的却是一次会议时项目生产经理讲起“虽然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到了一种忙碌到让人忘记疲惫的亢奋状态;但对比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各个工程局已经计划既‘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潮之后’,第二次大规模要求停薪留职。有了对比现在是幸福的!”诚然,如其所述,2008年初计划组织下岗的基建企业比比皆是,四川的就有中铁二局、八局、四川路桥等等。
汶川大地震既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破而后立的契机。当时,第一批援助汶川震后抢险的企业都成为了赢家。到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的时候,施工企业的抢险队伍能否进驻地震中心抢险,就是该企业在政府心目中地位重要与否的最好印证。国家和民族是需要英雄和榜样的,本次河南洪灾中鸿星尔克的高光亮相也印证了这个道理。
我在管理项目时,偶然间和一个协作队伍老板聊到都江堰的项目经历,他来了兴致:汶川地震后,拉着自己的几台机械进入抢险现场,在政府安排下参与安德灾后安置点修建。他当时也没想收款和赚钱,就只是纯粹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家担当。孰知,尔后获得的项目源源不断,也挣了一桶金。这是一个和鸿星尔克相同的故事,企业都是在正确的经营道路上挣到钱与名声。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但机遇和机会不是靠等来的。
去年西昌市泸山山火突发时,我们在谈论火灾后次生灾害严重性及灾后修复的话题就有个设想,基于国企担当和企业转型起步的契机——和政府取得联系,主动作为,火灾扑灭后就派出机械去修建灾后应急抢险通道;即便机械费用不能解决,却体现了国企担当。能让交投公司树起一面大旗,甚至一举拿下灾后生态修复工程,将修建护林防火通道的思路拓展到全州。那样就能通过一个机遇顺利完成转型发展。诚然,按照兵法三十六计来说,这是“奇招”;企业经营的正与奇如何结合,只能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决策。
中铁二局的企业格言中有“外圆内方”一说,我觉得这是充满经营智慧的。在经营项目时,需要面对众多的参与方,如何推动、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是一门系统工作;以圆润、柔和的方式去与各方相处,以调和的姿态处理各种关系,对于经营是有利的。此外,坚持内在方正、规矩端正,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必要和正确的。方与圆的关系也体现着中国哲学智慧。
在国有企业经营中,“财务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是的永恒的主体。财务生存能力即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运营,以实现财务的可持续性。盈利能力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
适用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的项目是政府公益类,这类项目只用考虑项目本身不亏本,这类项目经营的优点很明显,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体现现金流量。适用于盈利能力分析的项目,是体现企业积累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这类项目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累计企业资产,提高抗风险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两类项目的获得都是必要的,公益类项目体现国企社会担当并且能解决政府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盈利型的项目能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对于交投的转型发展来说,不去期望鸿星尔克式的成功,稳扎稳打的做好每一个项目;在需要体现国企担当的时刻,也能冲锋在前敢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