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州正处于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的大好时期,建设项目体量大分布广,有部分公路项目修建在高山深谷之地,山势陡峭,落差较大,本身地形地貌极其复杂,地质、水文条件极差。在大搞工程建设的今天,施工期间经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可见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过往公路项目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究其原因,一是某些施工单位将施工挖出的土、石就近丢弃,往山下倾倒,造成路基下方山坡上所有灌木、草皮等植被因倒下的土、石顺山滚一扫而光。二是勘察设计时未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结合实地充分利用地形进行路线布设,致使深挖路堑、高填路基普遍存在。三是施工中机械噪声与振动和施工粉尘、沥青烟的污染。
这些都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积极采取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凉山州交投集团作为州内国省干线项目业主,更是要做好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加大在各在建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按照“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思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做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管理措施,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二是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督促设计单位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在现有的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设计寻求达到更加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利益。从源头避免公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弃土场选址要安全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选线布局尽最大可能绕开森林、溪流、湿地等生态区域。
三是将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通过管理手段,督促承包人做好施工环保工作,抑制承包人施工中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保护公路建设项目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把公路工作当成是我们每一位工程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真正使公路建设做到建成一条路,富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享受真正的“蓝天碧水青山”。
工程部—蒋双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