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自信
主页 > 学习交流园地 > 发布时间:2021-07-19 08:43
王胤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文化自信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外最根本的还需要文化自信?

  去年,我偶然在一档节目里看见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范永鹏教授在谈到文化自信时讲到: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文明型国家又叫做“百国之和”的国家,文化和自然有多样性,这就是“百”;但是同时,又要有一个统一性,这就是“和”。我们今天吃到的很多东西,在以前是吃不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我们足够大,有足够文化和物种的多元,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足够频繁,所以才酝酿出一个饮食文化。比如西方饮食文化里面的有一个很厉害的“甜点”,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西方在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过程里边建立了一个跨越全球的大帝国,所以才产生了“白糖”这种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规模种植然后传播的产品。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不是把文化保护起来,而是真正相信我们的文化具有无穷无尽的包容性。

  当然,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源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当代中国人没有理由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