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袁隆平院士
主页 > 学习交流园地 > 发布时间:2021-06-01 17:16
马庆虎
 
  上周对于国人来说,最大的痛莫过于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他俩,一位是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一位是披肝沥胆医者仁心。听闻噩耗,举国上下悲痛万分,双星陨落,共和国一天痛失两位院士。
 
  今天,我想借谈谈浪费粮食问题来纪念袁隆平院士。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使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他使中国人牢牢地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他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得到了保障。
 
  记得曾今看过的一个短视频,一位央视记者说因工作原因三次采访过袁隆平院士,但自己一直有一个最大心愿,如果能够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再采访袁隆平,她想知道袁隆平这一辈子最看重的事会是什么。记者想了很久这个问题,认为袁隆平院士的答案一定是----不要浪费粮食。
 
  的确,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丰产,但是浪费粮食也已经到了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地步。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其中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高达38%,学生盒饭有1/3都会被扔掉。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浪费食品就是浪费粮食”。
 
  古人曾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俗话又说“吃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都是在强调一个不能浪费的道理。的确如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生活中的我们,却往往随意地浪费着食物而不自知。饿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吃很多,做了一大桌菜,最后发现吃了一半就饱了。餐厅和食堂里,有时为了情面点了一大桌饭菜,到最后也随处可见没吃完的剩饭剩菜。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浪费之风此消彼长。千万别等到饱尝饥饿,才发现每一粒粮食都如此珍贵。更不要等到饥寒交迫时才明白,原来浪费粮食,真的是世上最大的恶。
 
  浪费粮食于国于家于己都是可耻的。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反对浪费粮食从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始,从我自己做起。在此我号召大家珍惜粮食,做到粒粒不易不倒不弃;按需点餐,做到点菜点少不够再添;按需取餐,做到自主择餐推广分餐;剩菜打包,做到打包带走人走桌清;拒绝铺张,做到理性消费不讲排场;健康饮食,做到注意膳食拒绝暴食;餐餐光盘,做到敬畏粮食尊重劳动;绝不浪费,做到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说到做到,做到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相信一批又一批的水稻人将继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不断拼搏,开拓前进,在不久的将来“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定会从梦想变为现实。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为荣的氛围,形成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粮食的共识,届时中国人的粮食安全会更有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会端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