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而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无疑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州累计7.4万户、35.32万贫困群众如期全面实现“一搬跨千年”的历史巨变。
从“山头”到“村头”,从“村民”变“居民”,凉山州易地搬迁总人数占到了全州贫困人口的36%,是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总量的25.6%,这是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与此同时,它又开启了凉山脱贫攻坚后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转型与重构。
易地扶贫搬迁,从本质上讲,是民族为摆脱贫困而进行的新的迁徙。从“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恶劣生存环境,迁徙到适宜生产生活的新环境,绝不是简单的环境与条件改变。离开世代生活的村寨,离开曾经生养自己的土地,来到一个迥异的新天地,带来的是搬迁者生产生活方式的骤变、社会关系的重组和文化心态的重建。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人口达到数十万人,这个数量接近凉山州两个小县的人口总量,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面临着复杂艰巨的挑战。
党建引领:“党建+”打造基层治理堡垒
越西县新民镇的集中安置点涉及易地扶贫搬迁乡7个,新民镇党委书记邓军同时也是新民镇“联合组团”片区治理临时党工委的常务副书记。5月底,新民镇“联合组团”片区治理临时党工委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了职责分工。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他们深入研究了安置点的水电、卫生等具体事项。
“联合组团”片区治理模式是越西县针对本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探索的治理模式,在迁入人口较多的新民镇、大瑞镇、南箐镇、越城镇四个镇分别建立“联合组团”片区,成立了临时党工委。
邓军说:“安置点治理有了临时党工委这个“牵头人”,力量集结、人员调配、措施研究、工作安排的效率大大提升。”
越西县“党建联盟+基层治理+后续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地在易地搬迁初期,“群众两头跑,干部两头管”被动局面。“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把涉及搬迁的17个乡镇党委、38个村党支部全部纳入“党建联盟”的工作体系,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城北感恩社区搬迁群众“两头管、两不顾”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破解。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的集中安置点基层治理模式,首先要建强集中安置点的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凉山州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在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中牵头抓总,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按照州委要求,全州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根据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后续发展等实际,积极探索完善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
布拖县依撒社区共安置来自全县26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的搬迁群众(含整村搬迁11个村),有2890户14230人。一同搬入社区的农村党员就有265名,根据安置点党员人数超过100人,达到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的规定,依撒社区成立了党委。社区党委接受所在镇特木里镇党委领导,社区党委书记同时任特木里镇党委委员。通过这样的安排,把社区党委的管理工作和镇党委的统一安排结合起来,便于社区管理高效运作。
和越西、布拖县不同,喜德县实施了联络员制度,把集中安置点彝欣社区涉及的9个乡镇,各选派1名领导干部担任安置点联络员,负责本乡(镇)贫困户搬迁入住的后续管理服务。
村寨变小区,“村民”变“居民”。居住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促成了基层党建管理方法创新。
喜德彝欣社区落实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兼任居民小组长,推选党员担任楼栋长;布拖县依撒社区党委下设有28个党支部,每个支部下辖4至5栋楼,每栋楼设置1名楼长兼治安协管员;昭觉县沐恩邸社区推行总支包社区、支部包楼栋、党小组包单元、党员干部包住户方法,实现了“党建+”整体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通过党建+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项组织体系建设,安置点全面打通了医疗、教育、警务、民生等条块渠道和平台,迅速实现了安置点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
民生构建:社区服务体系的拓展和创新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社会群落构成的新生事物。安置点既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村落,也不能和城市小区等同,但却同时具备农村村落和城市小区的部分属性。在这张白纸上构建民生服务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凉山州把建好三类组织、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搭建民生服务平台统筹结合起来,创新集中安置点社区民生服务体系。各个安置点为搬迁群众全面办理了居住证,确保搬迁群众公平享有和当地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等权益。
在“党建+”的基础上,安置点建立完善了社区自治组织、群团自治、社会组织,这是社区民生服务的体系血脉,而社区教育卫生、平安警务、服务窗口则是民生服务体系的各有力支柱。
昭觉县沐恩邸安置点有一个“四点半课堂”,这是一个专门为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课堂。每天在学校放学后,“四点半课堂”就开课。在这里服务的是社区志愿者是群团组织牵头,由政府购买服务招聘而来的。现在这个课堂有8名志愿者,有300多名安置点学生积极报名。这个社区还有一个“日间照料中心”,负责照料帮助搬入社区,却又一时无法适应社区生活的老人,中心的服务人员也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的志愿者。
由各类群团组织提供的便民服务,在集中安置点发挥了重要职能。
越西县北感恩社区成立妇联、民兵组织,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立了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书画休闲娱乐等活动站15处,健全党员志愿服务队、民兵联防队、巾帼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成立红白理事会、矛盾纠纷调解会等1 1个社会组织,定期召开供需对接会,通过“社区发布服务需求、社会组织展示服务项目、双方对接洽商”的形式,制定服务计划,提供社会服务。
社区自治,是集中安置点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凉山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安置点人口在800人及以上的成立社区,依法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在800人以下的设立村(居)民小组。
对于刚从“村民”变“居民”的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来说,融入自治角色有一个转化适应的过程。配齐配强居委会和居民小组,就成为推动转化的关键环节。
布拖县采取了社区党委干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交叉任职方法,7名社区党委干部同时也在居委会任职,同时,让从搬迁党员中考察任命的28名支部书记兼任居民小组长、网格员。
喜德县彝欣社区同样是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兼任居民小组长,同时,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定了居民公约8条,引导居民自治。
社区学校卫生机构、警务室等是大型安置点的标配,是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核心支撑。积极探索这些机构平台高效运转的管理模式,是安置点有效治理的创新实践。
沙马尔古是喜德县彝欣社区的搬迁户,前段时间他在社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做了一次B超检查。从前,这样的检查只有到乡镇中心医院或者县医院才能够做。
去年12月,彝欣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由喜德县光明镇卫生院全面接管。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保证了社区医疗配置的有效利用,还打通了从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到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服务通道。
美姑县的拉木阿觉乡拉木社区结合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工作,实行“人地分离”便民服务托管代办模式,将涉及社保、教育、卫计等方面14大项37小项政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站,采取职能部门派员指导、社区干部代办、预约定时服务等方式,一窗受理、一人跟办、一站办结,社区群众办事一步到位,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移风易俗:“一核三治”刷新文化
自治、德治、法治,形式上是安置社区内各类组织、平台的搭建,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推行。但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的刷新,是现代文化的植入过程。
这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治理与后续发展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事业。
11月1日,昭觉县新城镇南坪社区开展一场以“讲卫生,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的社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186户党员家庭率先示范,整顿家中内务,讲究个人卫生。社区干部通过广播、坝坝会、入户督导等形式,加大整治行动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社区居民,生活垃圾不乱扔、不乱放、分类处理再投放。
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禁止抛撒人民币、禁止人民币做花圈、禁止杀牛超过5头”等杜绝铺张浪费的婚丧办理制度,在凉山各个集中安置点都有这样类似的规定。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过程。
针对易地搬迁群众中普遍存在的受教育程度低,面临产业、生活、文化、交往、就业等方面的不适应,人的社会化和融入问题较为突出,现代法治意识淡薄等短板。凉山州坚持两手抓“三治”,用刚性的建章立制倒逼现代文明意识的建立,用柔性倡导示范引导现代生活习惯的养成,宣传引导与约束激励并重,破解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转变难”。
在特木里镇依撒社区,布拖县专门为社区制作了特木里镇依撒社区居民入住宣传教育专题片,这部专题片是依撒社区搬迁户由“村民”变”居民”的宣传指南,在宣传引导的同时,社区还与居民签订《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搬迁入住承诺书》,对20条行为予以规范,并对为违反规定的情形明确责任和相应的处理方式。为帮助搬迁户适应新的生活,布拖县1 174名在职党员认领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岗,负责上门教会搬迁群众使用家用电器、打理厨房和卫生间等。
积分制是引导社区搬迁户转型行之有效的手段,被各安置点广泛采用。
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实施“一户一档”积分管理法,为社区1428户居民建立“档案”,将社区治理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民主形成评价办法,对居民日常行为进行积分评价,社区居民的积分可以在社区的三个超市兑换成洗衣粉、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
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推行“互益行”志愿者积分制度,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参与洁美家庭、四好创建、互帮互助、志愿服务等活动,用文明行为来获得积分,积分不仅可以换取生活用品,还包括了接送孩子、作业辅导、老年人陪护、电工服务等9项贴心的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是各安置点社区的标准配备,全州共设立了1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社区治理阵地平台,整合教育、文化、法治、科技等各方资源,吸引群众参与各种文明实践活动,成为“村民”变“居民”的转换器、聚合器。
从“山头”到“城头”,由“村民”变“居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效治理给安置点社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场易地扶贫搬迁引发的继续革命,在“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新模式下有序稳步推进。
产业倍增:传统就业模式的转型
集中安置后,收入来源在哪里?只有乐业才能稳固安居,这不仅是搬迁群众最担忧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凉山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地资源盘活及收益分配的指导意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户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开发利用,依法保障搬迁户合法权益,保住搬迁群众基本收入来源。但仅有这些远不能满足搬迁群众对新的美好生活的支撑。实现搬迁群众就业模式转型,是党委政府谋划产业后续发展的核心。
全州各地积极探索集中安置点产业迭代倍增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基地工厂等龙头拉动就业的迭代倍增模式、传统种养产业迭代升级模式和培育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等三种主要发展模式。
在美姑县牛牛坝集中安置点旁边,有一座和安置点建设同步推进的工厂——“乐美扶贫工厂”。10月22日,这座扶贫工厂通过了验收。“乐美扶贫工厂”是乐山市对口帮扶美姑新建的工厂,入驻厂区的是一家来自峨眉山市的制鞋企业金威利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乐美扶贫工厂将主要从事来料加工,把皮料、面料在美姑县加工成半成品后,运回峨眉山公司总部制作成品。工厂可吸纳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此务工。
2000人的就业,是根据一公里外的牛牛坝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人数为基本基数测算的。这个安置点共安置了2209户1 1058人,按照每户就业一人计算,可吸纳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此务工。这是为牛牛坝安置点量身打造的就业场所。
和美姑县的龙头拉动就业情况类似,越西县是由佛山帮扶建设,占地36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瑞苹果产业园。贫困群众到产业基地务工,每天不仅可以获得70至100元的劳务收入,还能通过股权量化进行分红。
布拖县“布江蜀丰”是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投资达7000多万元,于2018年7月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产业园可提供1.2万人次劳动力务工,贫困户可增加工资收入120万元。他们正在全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的重点项目园区,占地5000亩,预计年底全部建成,这是凉山州目前面积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区。全部建成后产业园可带动昭觉县1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和大型扶贫工厂园区同步发力的,是一大批扶贫车间进了集中安置点。好医生集团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布拖县彝之源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凉山州建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挂牌建立了一批扶贫车间。比如,布拖县依撒社区就投入64万元建立彝绣手工制作扶贫车间,通过发展彝绣特色手工,提高社区“绣娘”收入。
由于集中安置点形成了新的物流人流聚集,为服务业的培育带来基础条件,培育壮大服务业成为安置点搬迁户产业转移的新方向。
盐源县盐井镇水草坝社区距县城仅3公里,是一个只有401户搬迁户的小区。就是这样一个安置点,盐井镇在这里搭建交易站点,鼓励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周边自主创业。建起了商贸超市、农贸市场、小吃餐饮、美容美发等,安置点13名致富新星还带头发展“地摊经济”,带动搬迁户把民俗小吃、手工彝饰、日常用品等通过地摊自主销售,形成“安置点夜市”。
大型安置点,把搬迁户就业和集体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布拖县依撒社区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明确集中安置点的246间近20000平方米底层商铺属于依撒社区集体经济。除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厕所、幼儿园用房外,有169间商铺进行公开招租,提高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以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扶持助力贫困群众自身的发展。
而喜德彝欣社区是通过创业指导、创业奖补和减免房租等形式,引导鼓励安置点贫困群众租赁商业门铺创业增收,彝欣社区16户贫困户已通过租赁门铺创业。在彝欣社区引入灵活就业点(彝绣)、彝族漆器厂等商家就地带动部分群众就业增收。
吉么伍加是彝欣社区回乡创业的女大学生,她租的门店有30平方米,店内摆满了喜德的土特产品和一台电脑。她说,她要想搭建一个山里山外的交易平台,让大山里的东西走出去。吉么伍加电子商务服务站才起步,但她很有信心。
传统种养产业迭代升级模式同样是高寒山区搬迁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昭觉县新城镇南坪社区,依托地理优势,扩建了占地面积529亩的茭白示范种植基地,由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种植单季晚熟品种的茭白,产出的茭白品质优,行情好,单价高,前景广阔。目前该种植基地三年累计效益已达510万元,今年,该基地还为南坪社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50个,每个岗位单年工资收入可达25200元。
目前,全州800人以上的24个安置点社区配套产业园区15个、产业基地12个、扶贫车间11个,已产生效益的9个,累计产生效益1.537亿元。
产业的迭代倍增和升级,带来了安置点搬迁户从内到外的变化,从农民到产业园区工人,到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等,就业方式与路径在变,身份的认同在变……
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正在经历转型与重构的巨大变化,它必将持续地推进凉山脱贫攻坚后的继续革命,有效巩固凉山脱贫攻坚巨大成果并接续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为继续书写新时期民族地区“一搬跨千年”新的历史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